重磅!八县市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名单出炉发表时间:2021-08-27 14:55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通知》及《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指导方案》。《通知》指出,为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拟遴选部分县(市、区,下同)开展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经县级党委政府申请,地市级和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逐级审核,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遴选,确定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等8个县市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 新源县作为8个县市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之一,日前已启动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基层医疗卫生作为综合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紧紧抓住医共体建设政策机遇,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带动作用,全面实推进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行动,推动工作重心下移,优质资源下沉,医疗服务下乡。在全疆基层卫生信息化顶层设计基础上,新源县全面推进智慧医疗工作,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创示范、提能力”的思路,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扎实推进全民健康体验,整合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在县域医共体建设方面,乡镇卫生院分别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结对共建紧密型或松散型医共体。县级医疗机构往基层医疗单位派驻专家医生,实现城乡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目前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县各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紧密型医疗服务共同体。同时,由乡镇卫生院对本辖区内行政村卫生室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联动,形成广大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就医格局。 另外,新源县不断提升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综合监管、便民惠民水平,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治理能力,加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保障群众高质量、便利化就医。 新源县卫健系统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自2018年起,已全面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化管理。签约的群众在自己的手机上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健康信息。截止2020年底,新源县常住人口签约24.476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3.24%,为实现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了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就医,减轻了基层负担。 全民健康体检信息化作为新源县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的重点,目前已经实现全民信息化系统与各个医疗机构的体检信息系统对接,将各个医疗机构的全民体检信息汇入到全民健康信息化系统,通过信息化方式实现全民健康体检工程的综合监管。 同时,健康体检平台还实现了与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家庭医生签约系统、医院健康体检系统、医院实验室管理系统、医院影像管理系统、医院心电管理系统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了与公共卫生慢病建档立卡、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健康扶贫等工作同步管理。 在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过程中,信息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冠新软件一直与新疆自治区、新源县紧密合作,在全疆基层卫生综合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积累了10多年的建设经验。同时推动新源县的基层医疗卫生健康信息化系统建设和紧密型医疗服务共同体应用,紧紧围绕资源配置、服务能力、分级诊疗、服务质量、考核激励、信息化建设等重点应用,强化统筹协调,高效一体推进,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基层卫生工作成效明显,基层医疗资源不断优化,基层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 根据指导方案,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将在五年时间内,通过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推动综合试验区全面落实基层卫生健康各项政策,打造基层医疗卫生健康工作样板,发挥示范作用。新源县纳入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对推进自治区卫生健康工作有着极大的激励和示范作用。下一步,冠新软件将携手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以此为契机,推动综合试验区全面落实基层卫生健康各项政策,在投入保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巩固完善“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的基层运行机制,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打造医疗卫生服务样板,引领全区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附件如下: 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指导方案 为推进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分级诊疗和健康中国建设,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现就做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工作制定如下指导方案。 一、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统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入推动综合试验区全面落实基层卫生健康各项政策,在投入保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巩固完善“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运行新机制,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打造基层医疗卫生健康工作样板,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内容 (一)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整合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县域总体服务效能。积极推动信息和人工智能新技术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中的应用和普及。 (二)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适宜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推进县域卫生人才一体化配备管理,实行“县聘乡用”和“乡聘村用”,有效解决乡村医生待遇和养老保障问题,加快推动乡村医生队伍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 (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管理,鼓励结合地方实际探索优化服务项目,创新服务形式,突出提质增效,增强群众获得感。加强县级远程医疗中心建设,推进远程医疗向乡村延伸。 (四)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签约服务费,扩大筹资渠道,稳步扩大服务覆盖面,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和形式,提高群众满意度。以培养具备医、防、管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和信息技术为支撑,深入推进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 (五)鼓励改革创新。完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财政补助方式,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积极性。支持综合试验区围绕落实基层综合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大胆探索,积极创新。 三、进度安排 (一)设计启动阶段(2021年8-9月)。遴选确定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成立专家指导组,开展基线调查,制定试验区实施方案。 (二)方案实施阶段(2021年10月-2025年9月)。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按照本地实施方案积极推动落实,加强工作监测和指导,按要求上报进展情况。 (三)经验推广阶段(2025年10月-12月)。对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开展评估与总结,推广经验,形成带动示范效应。 四、组织与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提高认识,把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作为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负责组织实施,省级、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试验区改革工作的联系指导和技术支持,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本地区实施方案、年度活动计划,建立监测评价体系,推动落实基层医改各项政策措施。 (二)发挥专家作用。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组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以及医疗卫生机构,遴选相关领域专家组成技术指导组,采取定点联系的方式,为综合试验区提供专家咨询和技术支持,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各综合试验区所在省份推荐1名专家参与专家指导组,加强沟通联系,推动任务落实。 (三)加强监测评价。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每年组织专家组或委托第三方,对综合试验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测评价。要建立科学的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方式方法,及时发现改革中存在的全局性、苗头性问题,研究完善政策措施。对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开展不力或效果不明显的试验区实行退出机制,并根据情况调整补充。 (四)适时总结推广。综合试验区建设旨在打造全国样板,供各地学习借鉴。各地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宣传改革成效,形成带动示范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