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乐市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惠民工程 打造“四位统一”共同体管理新模式发表时间:2022-06-17 15:17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深入实施健康新乐行动。”近年来,新乐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医改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卫生健康大会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以“重点项目推进健康新乐行动”计划,主动作为、勇于探索,不断将县域综合医改向纵深推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基本情况 新乐市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河北省西南部,是石家庄市县级文化经济强市,为河北省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县市之一。新乐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印发新乐市人民政府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提出在推进健康新乐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医联体建设,不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根据新乐市统一部署,新乐市卫生健康局坚持改革创新,把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项目作为实施新乐基层医疗卫生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全力推进。 项目覆盖4 家二级医院,18 家乡镇卫生院、1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160 家村卫生室。通过新乐市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利用信息化作为业务发展的强有力支持,打造出新乐特色的县域内医疗服务协同应用发展新模式。 二、主要做法 惠民实事是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新乐市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是新乐市2021年度10件惠民实事之一,亦是新乐市人民政府重点工作之一。为了搞好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市卫生健康局牵头组建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智慧医疗信息化项目管理与协调小组,专门负责本项目的规划与组织协调工作,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项目开展前期,卫健局对新乐市二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妇幼中心等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目前,新乐市共有4家二级医院,包括新乐市医院、新乐市中医院、新乐市中医医院、新乐市第二医院,其中新乐市医院、新乐市中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新乐市第二医院、新乐市中心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全市18家卫生院及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使用由河北省统筹建设的“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内容涵盖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方面,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站等部分业务还未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新乐市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项目验收会 (一)夯实新乐市智慧医疗互联共享基础; 搭建医疗服务一张网,完成对新乐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其监管单位的全面覆盖,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县级医疗机构之间专线高速互联,利用专网优势,充分保障患者隐私及信息安全;建设智慧医疗物理中心机房,配备机房相关硬件设施,以满足本市未来5年的信息量为目标,打造新乐市智慧医疗信息化工程的“心脏”。 (二)搭建智慧医疗信息平台,推进医共体的持续运行; (1)强化联动服务体系,形成“四位统一”共同体。以新乐市医院、新乐市中医院、新乐市中心医院为牵头单位,连接新乐市18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60村卫生室,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配置医共体内床位、设备、号源等资源,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共享,医疗健康服务覆盖全域,构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 “四位一体”的区域医疗共同体。 (2)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改善居民就医体验。利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高医共体整体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大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力度,重构居民就医体验,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优质、价廉、分级、连续的医疗健康服务。 (3)赋能基层信息化建设,满足居民基本健康需求。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目的,全面部署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健康体检系统、村级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系统、区县级一体化管理平台、优质服务基层行样板间、移动支付平台,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延伸工作触角,拓宽服务领域,逐渐形成一条具有新乐特色的一体化管理之路。 承安中心卫生院为国家级优质服务基层行单位 (4)多方协作,资源共享,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开展医学应用中心和业务应用中心,包括区域检验中心、区域影像中心、区域心电中心、双向转诊和远程会诊,实现医共体内医疗设备资源、床位资源、专家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建立医共体内部绿色通道,有效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政策要求,最终使基层就诊率>70%。 (三)成立医疗服务指挥中心,实现高效指挥协同作战; 新乐市全面考察行业内先进的医疗管理方法,成立了医疗服务指挥中心,借助医疗资源的全方位监管,实现指挥过程全面数据化呈现,能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状态下,快速决策,提高政府应急指挥能力,实现患者需求与医疗服务供给的最佳匹配;对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监测与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透明化,让县乡村医疗服务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序,实现医疗卫生行业监管的科学化、智能化,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与监管的现代化发展。 三、主要成效(一)优质资源有效下沉,双向转诊模式更加健全通过智慧医疗信息化项目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二级医疗机构实现资源共享,分工协作,优质资源有序下沉,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与大医院同等水平的服务,医改获得感增强。完善门诊诊疗流程,重点打造“社区首诊、分级就诊、预约就诊、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减少医患双方的接诊和就诊盲目情况,减少居民就诊等候时间,增强社区卫生人员工作的计划性。 (二)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增强 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目的,全面部署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健康体检系统、村级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系统、区县级一体化管理平台、优质服务基层行样板间、移动支付平台,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延伸工作触角,拓宽服务领域,逐渐形成一条具有新乐特色的一体化管理之路。 (三)增强医疗卫生信息的整合度,为政府科学管理卫生事业提供保障 通过本项目建设,可方便政府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等方面的第一手信息,为科学制定和调整卫生改革与发展政策提供客观依据,实现管理全市卫生 手段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这对更好地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真正实现病有所医、病有好医提供技术支撑。 (四)互联网+医疗模式,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 借助信息化、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居民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查询,了解个人健康状况、历次就诊和医学检查记录、预防保健服务安排以及各项医疗卫生服务政策、办事程序,做到“心中有数”。卫生机构可创新开展数字医疗服务模式,实施预约服务、远程咨询会诊、转诊、转检、慢性病跟踪监控等服务,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更佳的运行效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卫生保健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五)提高社会整体卫生资源使用效益 提高社会整体卫生资源使用效益。发展新时期的医疗卫生事业,不仅是为了让广大群众生病后能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更重要的是要让群众少生病、生小病。通过建设智慧医疗项目信息化建设,打通居民健康信息隔断壁垒,对居民有效实施全人全程的健康管理,努力让群众“少生病、生小病”,从而节约大量的卫生资源支出,提高有限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益。 四、未来展望 目前,新乐市智慧医疗项目已经上线运行。未来,新乐市将进一步以实施“健康新乐”战略为主线,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完善智慧医疗的标准体系研究与制定,培养医疗机构各科室人员的信息化能力,持续推进该项目的实际应用,完成智慧医疗项目的落地开花。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及河北省的政策指导,完成医疗信息化的高质量发展,打造出具备新乐特色的县域内医疗服务协同应用发展新模式,全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新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