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部分工作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的业务需要,主要体现在社区医疗检测、数据采集及入户随访重复录入等几大方面,由于此部分工作仍采用比较原始的手工仪器检测、纸质数据填报、二次数据校验上传的工作流程,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的效果形成一定的制约。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真实性(假档案、假随访、假体检等)难以得到保障,给监管部门带来一定困难。
加强了卫生院管理者对公卫服务的监管力度,确保公卫服务做真做实
卫生院对每项服务均进行标准量化,实施绩效激励措施。通过统计工作量,对绩效考核确定实际工作量,经费按医务人员实际服务量支付,对村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和村卫生室日常考核和阶段性考核,将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实现对基本公卫服务补助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保障补助资金切实发挥效益。
有效减轻了村医工作量,实现公卫资金合理分配,提高了村医积极性
采用“两卡制”的“刷脸”认证后方式实名认证,一是减轻了工作量。村医按照电子化模版填写健康档案,操作简单,很大程度上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和负担,节省出村医更多的时间服务居民。二是实现了公卫资金合理分配。基层医生通过自己全省唯一身份识别码,服务后留下工作痕迹,便于核查工作量。多劳多得,激发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居民刷脸认证方式,增加了基本公卫团队、家庭医生团队与居民面对面的沟通频率,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
依托“两卡制”信息化支持,组织专业团队深入辖区各村(居),为群众提供上门的公卫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一站式服务,提高群众接受服务的便利性,切实提升居民满意度和知晓率。
1.
2.
3.
|